鄭至航在2008年寫的第一本書,書名為「不把妹」,他要傳達的概念是,追求愛情不只是為了想盡辦法獲得女生的芳心,更重要的是要將自己視為一個品牌,先經過策略性的設計、 包裝,再擬定行銷計畫,當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品牌,接下來就能受到青睞與重視,而當擁有自信,找到自己的定位之後,無論在事業或愛情的領域,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在今天“台灣好漾”的節目中,鄭至航將分享他在創業之路上,如何自我充實與努力的朝著夢想前進。
商品推薦:你是最溫和的規則:里爾克情詩選
▲網友笑說是根本是「移動冰箱」(圖/翻攝自微博,下同)
節目來源:臺灣好漾/王文心
?
有坐過這列火車的網友表示,「坐了4年這趟車,每次從始發到終點,41個小時的路程,坐過硬座睡過臥鋪。到了冬天進了呼倫貝爾,窗戶絕對都凍着冰霜。」、「隔著螢幕都覺得冷」、「廣西人表示還在穿短袖」。還有網友開玩笑說,「一隻牛到那就變成雪花肥牛了」、「簡直就是移動冰箱」。
播出時間:2015/4/22
內蒙真愛橋鄭至航古呼和浩真愛橋鄭至航特開往滿洲里的K274/3次列車,每年冬天都會跨越茫茫雪原,朝著中俄邊境前進,坐一趟起碼要花41個小時,更被人們稱為「雪國列車」。近日滿洲里的氣溫急跌至-31℃,就連火車的車門和窗都被「冷凍」起來。
行政院長賴清德的「功德」之說,看來並無不良用心,最多只是失言之誤,卻因此顯得他「不接地氣」,致大遭撻伐。副作用則是台灣社會的創意無限,例如「行政院」站牌被改為「功德院」,還有人到院前落髮、誦經等等。真愛橋鄭至航
以愛為原點,里爾克之詩讓人明白心碎的形狀……
作者: 里爾克/作, 林煜幃/攝影
戀人啊,除了內心外,無論何處,世界是不存在的。
現在被視為愛情專家的鄭至航,算是經過一路上的跌跌撞撞才獲得了人生寶貴的經驗,在情竇初開的青澀歲月時期,他也曾努力追求心儀的女孩,但總是被拒絕、總是在最終只能成為“好朋友”,當時沒有人能告訴他,到底情字這條路該怎麼走,才能在最終與心愛的人步上紅毯的另一端,於是他開始從書中去找答案,在大量的閱讀有關兩性關係、人際相處、愛情與婚姻的書籍之後,他整理出的結論是,要經營一段成功的愛情,首要之務是要先經營一個成功的自己。
二十世紀最偉大德語詩人里爾克,四十四首情詩編選
鄭至航可稱得上是一位青年創業家,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就已經為自己的人生勾勒出未來創業的藍圖,而選擇在與愛情有關的領域發展,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;現在有許多年輕人追尋的是速食愛情,但鄭至航因為在單親家庭長大,他渴望的卻是一份安定又長久的幸福,這也是他為「真愛橋」這個平臺,賦予的特殊意義與任務。
里爾克曾在《給青年詩人的信》一書中,給眾人勸告:「別寫情詩,起先要避免那種太熟悉且常見的題材。」然而,里爾克在作品裡的熱烈與絢爛,心碎與歡愉,熾烈與死亡,卻歷久彌新地影響後人無數無數──因偉大的詩幾乎都是偉大的情詩,而偉大的詩人即是偉大的情人!做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德語詩人,里爾克的情詩總是讓我們能夠回想起自己心中最溫柔、最柔軟的地方。他在詩中隱喻與象徵,使詩呈現多樣化指涉,從形而下的情愛提升到形而上的宗教情操,由空間遼敻,轉化為時間綿長,偌大的頻譜構成里爾克詩的世界。
《你是最溫和的規則──里爾克情詩選》,以「愛」為原點,自翻譯里爾克第一把交椅的詩人李魁賢譯作中,由詩人許悔之精選四十四首最迫人熱淚的情詩──愛情,也許讓我們在世間因此有了苦惱,但愛的時候,戀人的目光便是我們走去的方向──方向,或是天堂,或是墜落,我們在詩人的文字間,瞥見令人心碎的前一刻……
工作人員為了讓火車順利行走,用盡各種各樣方法,包括灌熱水、鏟霜除雪。尤其是列車的下水管道已經完全結冰,凍得硬綁綁,工作人員必需要不停鑿冰才能徹底清理乾淨。
在愛與死亡之間,你是我必須而永恆的秩序
「里爾克一生從文藝青年,到養成一代詩宗的歷程,交揉糾纏詩情,以愛為原點,進入社會現實經驗,再超脫至新即物思維,延伸到抽象化宗教引喻,全盤宏觀的詩建築。」──李魁賢(詩人、譯者)
「我可能也抄過一些里爾克的詩句給心儀戀慕的人,像是一位少年對教主的祕密宣示効忠儀式:我這一生也要寫詩,也要寫出會讓別人的心融化的詩。這位教主與其說是里爾克,不如說是住在心裡的戀人……」──許悔之(詩人、編選)
賴「清德」怎麼變成賴「功德」,關鍵在於行政院長是最沒有資格要人家「做功德」之人。李登輝擔任總統時,有一回到地方巡視,地方首長大吐苦水,冀望中央撥款補助。李登輝兩手一攤,說「可是我沒有行政權,沒有經費給你」云云。嚴格說來,李登輝並不是推卸責任,因為行政院長經手的錢確實遠遠超過其他部門,當然也遠遠超過總統府。身為全國最高行政首長,賴清德掌握的權力、資源,遠非任何人所能比擬;平民百姓可以要求別人做功德,部門首長、尤其是行政院長卻不可。以院長之姿要求別人做功德,不但不倫不類,簡直就像戰場指揮官要求屬下「你們衝!衝呀!你們不要怕死,犧牲是愛國的表現……」賴清德一番好意,希望各部門別只顧著爭食預算大餅,希望個人別斤斤計較於待遇。這個話能否讓人服氣,要看是誰說。家長以之勉弟子,師長以之勉學生,宗教界人士以之勉信徒,都沒有問題;唯獨執政掌權者不能這麼說。過半選民把票投給了你們,是要你們拿出成績,讓我們的日子好過一點。在低薪族的耳裡,「做功德」何異於風涼話?賴清德的談話其實有崇高的意涵,鼓勵個人發揚人性光明面,鼓勵社會發揚利他的精神,只可惜一時輕忽了自己的角色。真正的功德是「行善不欲人知」;是漢代崔子玉《座右銘》所說的「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」;是聖經所說的「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,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。」功德不是出於勉強,不是冀求回報,乃是人格的體現,乃是人性的昇華。以長照工作者為例,工時長、負荷重、內容雜,而且服務的對象絕大多數只會日漸衰微,「受惠者」不太可能回報。從事這類工作,如果欠缺愛心,如果沒有幾分「功德」之心,根本不易長久。大幅提高其待遇尚且不及,何忍心再要求他們做功德?倒是賴清德可以提醒蔡總統重新做功德。2011年,蔡身陷18趴優利存款風暴,蔡一面痛批18趴,一面卻又領取18趴。社會大嘩後,蔡宣布棄領18趴,同時昭告天下:她過去把18趴捐做公益,「一旦不領18趴,較沒有能力捐款給社會機構了。」不領18趴,就不易捐款?以蔡的上億身價,大概沒幾人相信。但無論如何,以蔡的情況而言,少了18趴,每個月確實少了約4萬元的收入。如今蔡做了總統,單單薪水就是18趴的10倍,大有能力重做功德,不但可以感召全民,也是以實際行動呼應賴院長,當是美事一樁。美國故總統雷根心地善良,在世時,從新聞報導得知一些境遇不幸之人的故事,就寄張支票過去,從不聲張,也不求回報,不就是「做功德」?川普比照胡佛、甘迺迪,把總統薪水悉數捐出(每年只拿1美元),第1季捐給了某古戰場保護機構,第2季捐給教育部門,同樣是做功德。蔡總統如果也重做功德,同樣是美事一樁。(中國時報)
大陸中心/綜合報導
新功能介紹- 原文作者:Rainer Maria Rilke
- 譯者:李魁賢
- 出版社:有鹿文化
新功能介紹 - 出版日期:2017/01/13
- 語言:繁體中文
商品網址
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af000032959/products/0010740137
444642B3D1615271
留言列表